检查漏风情况:旋风除尘器的密封性直接影响除尘效果。即便除尘器在正压下运行,轴心处也为负压,且一直延伸到排灰口处负压最大,稍有不严密,就会产生较大的漏风,已沉集下来的粉尘势必被上升气流带出排气管,严重影响除尘效率。
检查方法:重点检查进气管、排气管与筒体的连接处、灰斗的法兰接口、检修门等部位。可在设备运行时,用手或薄纸片靠近这些部位,感受是否有气流吸入;也可以使用烟雾发生器,观察烟雾是否从缝隙中漏出。
维修措施:若发现漏风点,对于较小的缝隙,可使用耐高温密封胶进行封堵;较大的漏风处,则需更换密封垫片,重新紧固法兰螺栓,确保连接部位紧密贴合。
查看粉尘性质变化:被处理粉尘的粒径、浓度、粘性等性质发生变化,会对除尘效率产生影响。若粉尘粒径变小,超出旋风除尘器的最佳捕集范围,细小尘粒所受离心力相对较小,难以被有效甩向器壁,就容易随着内旋流一起从排气管排出。
检查方法:采集除尘器进出口的粉尘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粉尘粒径分布,使用粉尘浓度检测仪测量进出口的粉尘浓度,分析粉尘性质是否发生明显改变。
维修措施:如果粉尘粒径变小导致效率下降,可考虑增加后续的精细除尘设备,如袋式除尘器或静电除尘器,作为二级除尘装置;若粉尘粘性增加,容易附着在器壁上,可对旋风除尘器内壁进行防粘处理,如喷涂防粘涂层,或适当提高进气温度,降低粉尘粘性。
检查内部部件磨损:旋风除尘器内部的进气管、筒体、锥体等部件在长期高速含尘气流的冲刷下,容易出现磨损。当部件磨损严重时,会改变气流的运动轨迹,影响粉尘的分离效果。
检查方法:打开检修门,进入除尘器内部,检查进气管、筒体内壁、锥体内壁等部位的磨损情况。重点观察气流入口处、锥体下部等磨损严重的区域,测量部件的壁厚,与原始尺寸进行对比。
维修措施:对于轻微磨损的部位,可采用堆焊耐磨材料的方式进行修复;若磨损严重,如筒体壁厚磨损超过原厚度的 1/3,则需要更换相应的部件。更换部件时,要确保新部件的尺寸精度和安装位置准确,保证气流的正常流动。
灰斗积灰堵塞:灰斗是收集粉尘的部位,如果排灰不及时或排灰装置出现故障,会导致灰斗内积灰过多,甚至堵塞排灰口,使气流流通不畅,阻力增大。
检查方法:观察灰斗的料位指示器,判断灰斗内的积灰高度;打开灰斗的检查孔,查看内部积灰情况;检查排灰装置是否正常运转,如卸灰阀是否卡死、电机是否损坏等。
维修措施:若灰斗积灰堵塞,先停止设备运行,打开排灰口,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清理积灰;对于堵塞严重的情况,可使用高压空气进行吹扫。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排灰装置,确保排灰系统正常运行。同时,要建立定期排灰制度,根据粉尘产生量和设备运行情况,合理确定排灰周期,避免灰斗积灰再次堵塞。
内部部件脱落或变形:旋风除尘器内部的部件,如进气管的导流叶片、排气管的支撑件等,如果安装不牢固或长期受气流冲击,可能会出现脱落或变形,阻挡气流流动,增加阻力。
检查方法:通过听设备运行时的声音,判断是否有异常的撞击声或摩擦声;打开检修门,检查内部部件是否有松动、脱落或变形的情况;使用内窥镜等工具,检查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部位。
维修措施:对于脱落的部件,要重新安装并确保固定牢固;若部件变形,可根据变形程度进行校正或更换。在安装或更换部件时,要注意部件的安装方向和位置,保证气流的顺畅通过。
进气流量过大:当进气流量超过旋风除尘器的设计处理能力时,气流在除尘器内的流速过快,会导致紊流加剧,阻力增大。同时,过高的流速还可能使部分已分离的粉尘重新被带走,降低除尘效率。
检查方法:查看系统的流量计,确定实际进气流量是否超过设备的额定流量;观察设备运行时的压力变化,若压力持续升高且进气流量异常,可能是进气流量过大导致。
维修措施:如果是进气流量过大,可通过调节进气管道上的阀门,减小进气流量,使其控制在设备的额定范围内;若系统工艺需要较大的处理风量,则需考虑更换更大规格的旋风除尘器,或增加并联的除尘设备,以满足生产需求。
基础不稳或安装不当:旋风除尘器安装时基础不牢固、设备与基础连接螺栓松动,或者设备重心偏移,都会导致设备在运行时产生振动和噪音。
检查方法:检查设备基础是否有下沉、开裂等情况;查看设备与基础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使用水平仪测量设备的水平度,检查设备是否安装水平。
维修措施:对于基础下沉或开裂的情况,要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紧固松动的连接螺栓,并加装弹簧垫圈等防松装置;调整设备的安装位置,确保设备水平安装,必要时可在设备底部加装减震垫,减少振动传递。
内部部件松动或磨损:除尘器内部的部件,如旋风子、支撑件等,如果松动或磨损,会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和噪音。此外,磨损的部件还可能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加剧振动和噪音。
检查方法:打开检修门,检查内部部件的连接情况,查看是否有松动、脱落的部件;检查部件的磨损程度,特别是转动部件,如卸灰阀的叶轮等。
维修措施:紧固松动的部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对于转动部件,要检查其同心度和动平衡,必要时进行校正或更换,确保部件运行平稳。
气流分布不均匀:进气口设计不合理、内部导流装置损坏等原因,会导致气流在除尘器内分布不均匀,产生涡流,引起设备振动和噪音。
检查方法:观察设备运行时的气流状态,可通过在进气口和筒体内安装风速仪,测量不同位置的风速,判断气流分布是否均匀;检查进气口和内部导流装置是否有损坏、变形的情况。
维修措施:如果进气口设计不合理,可对进气口进行改造,优化气流进入方式;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导流装置,确保气流均匀分布。此外,还可以在除尘器内部加装整流板等装置,改善气流分布状况,减少涡流的产生。
卸灰阀卡死:卸灰阀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粉尘堆积、轴承损坏、密封件老化等原因导致卡死,无法正常排灰。
检查方法:观察卸灰阀的运行状态,查看电机是否转动、叶轮是否卡住;检查卸灰阀的轴承和密封件是否损坏,是否有粉尘进入轴承内部。
维修措施:若卸灰阀卡死,先停止设备运行,清理卸灰阀内部的积灰;检查轴承和密封件,更换损坏的部件;对卸灰阀的叶轮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其能够灵活转动。在日常维护中,要定期对卸灰阀进行润滑保养,防止粉尘进入轴承,延长卸灰阀的使用寿命。
排灰系统堵塞:除了灰斗积灰堵塞外,排灰管道、锁气器等部件也可能因粉尘结块、异物进入等原因导致堵塞,影响排灰系统的正常运行。
检查方法:检查排灰管道是否有堵塞迹象,如管道温度异常、压力升高;查看锁气器的工作状态,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使用敲击法,通过听声音判断管道内部是否有堵塞物。
维修措施:若排灰系统堵塞,先停止设备运行,打开排灰管道的检查孔,清理堵塞物;对于因粉尘结块导致的堵塞,可使用高压水或蒸汽进行冲洗;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锁气器,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能够正常工作。在排灰管道上安装料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排灰情况,及时发现堵塞隐患并进行处理。
电话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