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布袋除尘器作为工业生产中控制粉尘污染、实现清洁生产的关键设备,其运行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除尘效率、设备使用寿命以及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为确保布袋除尘器稳定、高效运行,减少故障发生,保障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运行操作指南,详细阐述设备从运行前准备到停机维护的全流程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二、运行前准备
(一)设备检查
机械部件检查:对布袋除尘器的各个机械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箱体、灰斗、进出风口、脉冲喷吹系统等。检查箱体及灰斗是否存在漏风、破损现象,焊缝是否牢固,各连接部位的螺栓是否拧紧;进出风口的阀门开关是否灵活,关闭是否严密;脉冲喷吹系统的喷吹管、脉冲阀、气包等部件安装是否正确,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动、漏气情况。
滤袋检查:仔细检查滤袋的安装情况,确保滤袋无破损、无褶皱,滤袋与花板的密封良好,滤袋的袋口与袋笼的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滤袋脱落或密封不严导致粉尘泄漏的问题。同时,检查滤袋的材质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滤袋的使用时间是否接近或超过其使用寿命,若滤袋老化、破损严重,应及时进行更换。
清灰系统检查:检查清灰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脉冲控制仪、脉冲阀、喷吹管的喷吹孔等部件。确保脉冲控制仪的参数设置正确,脉冲阀动作灵敏、可靠,喷吹管的喷吹孔无堵塞、无变形,喷吹方向准确无误,能够有效地对滤袋进行清灰。此外,检查清灰气源的压力是否稳定,气源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漏气现象,储气罐的压力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清灰系统有足够的动力。
排灰系统检查:检查排灰系统的卸灰阀、螺旋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确认卸灰阀的密封性能良好,开闭灵活,电机及减速机运转正常,无异常声响和振动;螺旋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的螺旋叶片、刮板链条等部件无磨损、无断裂,输送通道无堵塞,能够顺利地将灰斗中的粉尘排出。同时,检查灰斗的料位计是否正常工作,能够准确显示灰斗内的粉尘储量,以便及时安排卸灰作业。
(二)电气系统检查
供电线路检查:对布袋除尘器的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查看线路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老化、短路等现象,各接线端子是否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无松动、氧化情况。确保供电线路的绝缘电阻符合要求,防止出现漏电事故。
电气设备检查:检查电机、减速机、电磁阀、传感器等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测试电机的绝缘性能,检查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声响和振动;减速机的润滑油油位是否正常,油质是否良好,有无漏油现象;电磁阀的动作是否灵敏,能够根据控制信号准确开启和关闭;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是否准确,信号传输是否正常,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为布袋除尘器的运行提供可靠的动力和控制支持。
控制仪表检查:检查布袋除尘器的控制仪表,如压差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确保仪表的显示准确无误,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如除尘器的进出口压差、烟气温度、清灰气源压力等。同时,检查仪表的报警功能是否正常,当设备运行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以便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工艺参数确认
烟气参数确认:在设备运行前,需要确认进入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参数,包括烟气量、烟气温度、烟气湿度、烟气成分等。确保烟气参数符合设备的设计要求,若烟气量过大或过小、烟气温度过高或过低、烟气湿度过大等,都可能影响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和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当烟气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滤袋烧毁;当烟气湿度过大时,可能会造成滤袋糊袋,影响过滤性能。
清灰参数设置:根据烟气参数和滤袋的特性,合理设置清灰参数,如清灰周期、清灰时间、喷吹压力等。清灰周期过长,会导致滤袋表面的粉尘堆积过多,增加除尘器的阻力,降低除尘效率;清灰周期过短,则会频繁对滤袋进行清灰,加速滤袋的磨损,缩短滤袋的使用寿命。清灰时间和喷吹压力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能够有效地清除滤袋表面的粉尘,同时又不会对滤袋造成损伤。一般来说,清灰周期可设置为 1 - 30 分钟,清灰时间可设置为 0.1 - 0.5 秒,喷吹压力可设置为 0.4 - 0.6MPa,具体参数可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三、启动操作
(一)启动前的最后检查
在完成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后,进行启动前的最后检查。再次确认设备的各个部件安装正确、连接牢固,无松动、漏风、漏水等现象;电气系统接线正确,供电正常,控制仪表显示正常;工艺参数设置合理,符合设备的运行要求。同时,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确保设备运行通道畅通,
(二)启动顺序
启动排灰系统:首先启动排灰系统的卸灰阀、螺旋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确保排灰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将灰斗中的粉尘及时排出,避免灰斗内粉尘堆积过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启动风机:待排灰系统运行稳定后,启动风机。启动风机时,应注意观察风机的启动电流和运行电流,确保风机启动正常,无异常声响和振动。风机启动后,逐渐打开风机的进出口阀门,调节风量至设计要求,使烟气能够顺利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过滤。
启动清灰系统:当风机运行稳定,除尘器内部压力达到正常范围后,启动清灰系统。根据预先设置的清灰参数,脉冲控制仪发出信号,控制脉冲阀依次开启,对滤袋进行喷吹清灰。在清灰系统启动初期,应密切观察清灰效果和除尘器的运行参数,如进出口压差、烟气流量等,根据实际情况对清灰参数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清灰系统能够有效地清除滤袋表面的粉尘,维持除尘器的正常运行阻力。
(三)启动过程中的监测
在启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监测布袋除尘器的各项运行参数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观察除尘器的进出口压差变化,正常情况下,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应在设计范围内(一般为 1000 - 1500Pa),若进出口压差过高,可能是滤袋堵塞、清灰系统故障或烟气量过大等原因导致,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监测烟气温度、湿度和成分的变化,确保其符合设备的运行要求;观察风机、排灰系统、清灰系统等设备的运行情况,有无异常声响、振动、漏油等现象,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进行检查和维修。
四、正常运行维护
(一)运行参数监测
压差监测:定期监测布袋除尘器的进出口压差,每 30 分钟记录一次数据。通过对压差数据的分析,判断滤袋的堵塞情况和清灰系统的工作效果。当除尘器的运行阻力超过设定的上限值(如 1500Pa)时,应及时检查清灰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滤袋是否破损、糊袋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调整清灰参数、清理或更换滤袋等,确保除尘器的运行阻力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温度监测:实时监测进入布袋除尘器的烟气温度,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根据滤袋的材质和耐温性能,设定合理的温度报警值(如对于聚四氟乙烯滤袋,温度报警上限可设为 260℃)。当烟气温度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如增加冷却水量、调节烟气旁路等,防止滤袋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当烟气温度过低接近露点温度时,可能会导致滤袋结露、糊袋,应采取保温措施或提高烟气温度,确保烟气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10 - 15℃以上。
压力监测:监测清灰气源的压力和除尘器内部的压力变化,确保清灰气源压力稳定在 0.4 - 0.6MPa 之间,除尘器内部压力无异常波动。若清灰气源压力过低,会导致清灰效果不佳,滤袋表面的粉尘无法有效清除;若除尘器内部压力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是设备存在漏风、堵塞等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流量监测:定期监测烟气的流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当烟气流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分析原因,是否是生产负荷调整、管道泄漏或风机故障等导致,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保证布袋除尘器在合适的工况下运行。
(二)设备巡检
巡检内容:操作人员应每隔 1 - 2 小时对布袋除尘器进行一次巡检,巡检内容包括设备的机械部件、电气设备、清灰系统、排灰系统等。检查箱体、灰斗、进出风口等部位是否有漏风、破损现象;观察风机、电机、减速机等设备的运行情况,有无异常声响、振动和温升;检查脉冲喷吹系统的脉冲阀、喷吹管、气包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漏气现象;查看排灰系统的卸灰阀、螺旋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能够顺利排灰,灰斗内的粉尘储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检查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是否松动,仪表显示是否正常,有无报警信号等。
巡检记录:在巡检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巡检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等。对于发现的一般问题,如设备部件的轻微松动、局部漏风等,应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无法当场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化,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滤袋维护
滤袋检查:定期对滤袋进行检查,检查周期可根据设备的运行工况和滤袋的使用情况确定,一般每 1 - 3 个月检查一次。检查滤袋是否有破损、老化、糊袋等现象,通过观察滤袋的外观、手感滤袋的强度以及检测除尘器的进出口粉尘浓度等方式,判断滤袋的工作状态。若发现滤袋有破损,应及时找出破损部位,进行修补或更换;若滤袋老化、糊袋严重,影响除尘效果,应整体更换滤袋。
滤袋清灰优化:根据滤袋的积灰情况和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对清灰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在保证清灰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清灰次数和喷吹压力,降低滤袋的磨损程度,延长滤袋的使用寿命。同时,定期清理喷吹管的喷吹孔,确保喷吹气流能够均匀地作用在滤袋上,提高清灰效率。
(四)排灰系统维护
排灰设备检查:定期检查排灰系统的卸灰阀、螺旋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设备的电机、减速机、轴承等部件的润滑情况,及时补充或更换润滑油;检查设备的传动部件,如链条、皮带等,是否有磨损、松动现象,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换;清理排灰设备内部的积灰,防止积灰过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灰斗料位控制:严格控制灰斗的料位,避免灰斗内粉尘堆积过高导致卸灰困难或影响除尘器的正常运行。通过料位计实时监测灰斗内的粉尘储量,当灰斗料位达到设定的高位时,应及时启动排灰系统进行卸灰;当灰斗料位过低时,应检查排灰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如卸灰阀常开、螺旋输送机空转等,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定期清理灰斗内壁的积灰,防止积灰板结,影响料位计的正常工作和灰斗的排灰性能。
五、停机操作
(一)正常停机
停止进料:在准备停机前,先通知相关生产部门停止向布袋除尘器输送含尘烟气,待除尘器内部的烟气全部处理完毕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停止清灰系统:关闭脉冲控制仪,停止清灰系统的运行,避免在停机过程中对滤袋进行不必要的清灰,减少滤袋的磨损。
停止风机:逐渐关闭风机的进出口阀门,待风机的负荷降至低后,停止风机运行。在风机停止运行后,应继续观察风机的惯性运转情况,确保风机停止转动,无异常声响和振动。
停止排灰系统:待灰斗内的粉尘全部排出后,停止排灰系统的卸灰阀、螺旋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运行。同时,清理排灰设备内部和灰斗内残留的粉尘,保持设备的清洁。
关闭电源:切断布袋除尘器的总电源,关闭电气控制柜的开关,确保设备处于断电状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关闭所有的阀门,做好设备的防护工作,防止灰尘、杂物等进入设备内部。
(二)紧急停机
在布袋除尘器运行过程中,如发生以下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停机措施:
设备发生严重的故障,如风机剧烈振动、电机冒烟、滤袋大面积破损、脉冲喷吹系统严重漏气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出现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或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电气系统发生短路、漏电等故障,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存在触电危险。
烟气参数严重超出设备的设计范围,如烟气温度过高、烟气量过大等,可能对滤袋和设备造成严重损坏。
紧急停机的操作步骤如下:
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停止风机、清灰系统、排灰系统等所有设备的运行,切断设备的电源。
迅速关闭除尘器的进出口阀门,防止含尘烟气继续进入除尘器,同时避免除尘器内部的粉尘泄漏到生产环境中。
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对于火灾事故,应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对于电气故障,应及时切断电源,进行检修,确保安全。
在紧急停机后,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查找故障原因,待故障排除并经确认设备安全可靠后,方可重新启动设备。
六、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除尘器阻力过高
故障原因:滤袋堵塞(如粉尘潮湿、滤袋老化等);清灰系统故障(如脉冲阀损坏、喷吹管堵塞、清灰参数设置不当等);烟气量过大或烟气含尘浓度过高;设备漏风,导致进入除尘器的空气量增加,增加了除尘器的负荷。
处理方法:检查滤袋的堵塞情况,若滤袋因粉尘潮湿糊袋,可采取提高烟气温度、加强保温等措施,改善粉尘的性质;若滤袋老化、破损严重,应及时更换滤袋;检查清灰系统的工作状态,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脉冲阀、清理喷吹管的堵塞物,调整清灰参数,确保清灰效果;检查烟气量和含尘浓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超出范围,应与相关生产部门协调,调整生产工况;查找设备的漏风点,采用密封胶、密封条等材料进行密封处理,减少设备漏风。
(二)除尘效率下降
故障原因:滤袋破损,导致粉尘直接从破损处泄漏;滤袋糊袋,影响滤袋的过滤性能;清灰过度,使滤袋表面的粉尘层被破坏,降低了除尘效率;除尘器进出口阀门密封不严,存在旁路漏风现象;烟气温度过低,导致滤袋结露,粉尘附着在滤袋表面,影响过滤效果。
处理方法:检查滤袋是否破损,若发现破损,应及时找出破损部位,进行修补或更换滤袋;对于滤袋糊袋问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清洗滤袋、调整清灰参数或更换滤袋等措施;调整清灰参数,避免清灰过度,保证滤袋表面形成合适的粉尘层;检查进出口阀门的密封情况,修复或更换密封件,防止旁路漏风;提高烟气温度,加强设备保温,避免滤袋结露,确保滤袋的正常工作。
(三)排灰系统故障
故障原因:卸灰阀卡死、电机故障或减速机损坏,导致卸灰阀无法正常开闭;螺旋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的螺旋叶片、刮板链条等部件磨损、断裂或堵塞,影响粉尘的输送;灰斗内的粉尘结块,堵塞排灰通道;排灰系统的电气控制故障,如接线松动、控制器损坏等,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处理方法:检查卸灰阀的运行情况,清理卸灰阀内部的杂物,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电机、减速机等部件;检查螺旋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部件磨损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螺旋叶片、刮板链条等部件,清理输送通道内的堵塞物;对于灰斗内的粉尘结块问题,可采用振动、敲击等方式破碎结块,或使用高压空气进行吹扫;检查排灰系统的电气控制部分